春节常说的俗语,快看有哪些含义

那年冬夜,一场鹅毛大雪悄然而至。一觉醒来,院子里,屋顶上,全是白花花的,漫天的雪

记忆犹新几件事 我对林甸有特殊的情感,是因为我虽然生活过的地方多,但是相比较而言

回乡务农一年多 1975年7月,我结束了九年制的高中生活。那个时候,还没有考大学

去长青小学读书60年前的东风公社各大队的小队,人口不多,我们东风三队二十多户人家

年近70岁的我,从出生至今,除旅游涉足过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景点外,定居生活过

《沉默的荣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剧,它以真实的笔触和精湛的演绎,展现了吴石将军

保定可爱的保定, 生我养我的地方。 保定我美丽家园, 你是抚育我成长。 你是革命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北京军区空军工程兵某部,在天津市军粮城地区创办了一个生产大米

今天,我们迎来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

在过春节期间,人们常说一些带数字的俗语,如“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不出门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等,这些俗语有的有吉祥的寓意,有的有告诫的意味,下面就来聊聊这些含有数字的俗语蕴含的具体含义。

一、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表达的是对幸福的理解和期待,表述了“五福”的内容和含义。其中:第一福是“寿”,即长寿,是说长命百岁且福寿绵长;第二福是“富”,即富贵,是说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第三福是“康宁”,是说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第四福是“好德”,是说生性仁善且宽厚宁静;第五福是“考终命”,即善终,是说人能平和有尊严地无疾而终。这是最早且流传最广的“五福说”。东汉以后,人们为了避讳死亡,就将第五福中的“善终”改为了“多子”,即“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我们今天也有人提出新的五福说,即“福、禄、寿、喜、财”。几种说法对比,可以发现,新旧“五福说”的前三项基本没有改变,只有后两项发生了改变。其实,五福用五个成语就能概括: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

二、六六大顺

一是说“六六大顺”来自《易经》。易经有六爻之说,其中六为阴爻,九为阳爻,六个六代表坤卦。坤卦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坤卦有大吉大利之意,虽然有坎坷,但最后通过努力都可以圆满。另一种说法是坤卦是大不顺的卦象,但人们反其道而行,就说“六六大顺”来表达心中美好的期望。

二是说“六六大顺”源自中国传统习俗。我国北方历来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农历六月六日前后,小麦正好收割完毕,正是农闲阶段,人们就可以趁机放松身心,走家探亲。六月六日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天气好的话,人们还会把衣服拿出来晒,意为“大红大绿”。六月六日就被赋予了生活富足之意,六六大顺因此而来。

三是说“六六大顺”源自《左传》。《左传》中有“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之说,意思就是国君待臣下仁义,臣下对国君忠诚,父亲对子女慈祥,子女对双亲孝顺,兄长待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尊敬,做到这些就是“六顺”。这“六顺”其实放到今天仍旧很适用,即与家人和睦相处,与社会中的人相处融洽,不论是对上级、下属,还是同事、朋友都要讲礼仪,待人有道,生活自然会顺遂无忧。

上述三种说法,不论支持哪种说法,都要知道的是生活需要用心经营,家庭需要用心维系,自己做到与人为善,宽容待人,生活自然就能六六大顺。

三、七不出门八不归

“七不出门八不归”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正月初七不适宜出门,正月初八出门在外的人,不能在这一天回家。关于这个说法有两种解释,“七不出”的第一种解释:因为初七的七字和气谐音,在过去由于人们出行的时间比较久,因此人们对出行特别的重视,人们觉得,如果在初七出行,是带着气出行,是很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在正月初七时不能出门。第二种解释:“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和“七不出”一样,“八不归”同样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正月初八的八字暗指“爬”,我们常说在外面混的不好的人,才会灰溜溜的爬回家,因此人们便觉得在正月初八回家的话,有在外面过的不如意的意思,所以人们在回家时,会特意避开这个日子。

第二种解释:“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八德应该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子孙的骨髓里,谨记于心,严格遵守,并以此激励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四、上九办事一大堆

上九指的是正月初九,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又叫做天公生,是我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正月初九适宜办事,如果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好,那么留到正月初九这一天办的话,肯定会办好。人们觉得正月初九容易把事办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古人认为,九在数字里面表示着最大、最多的意思,正月初九是新年年初的第一个含有九的日子,是吉利的象征,所以人们认为,将不好办的事情放到正月初九办的话,肯定会办好。二是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供品来为玉皇大帝过寿,玉皇大帝也会因此心情十分好,人们便觉得趁着玉皇大帝心情好时办事情,肯定会受到玉皇大帝的庇护,因此在这一天办事的话,肯定会顺利办好。

综上所述,可知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而具体的含义,虽然其中有些封建迷信色彩,但我们仍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吸收有益的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在借鉴中发扬光大。

THE END
0.立春和春节的关系,立春和春节的前后关系春节的含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jvzquC41yy}/trqk0eun0ls146pjgzn1nkiiww4;6:=30qyon
1.春节在古代的含义,古代春节叫什么及含义本文共计339个字导读:1、岁✨⏝⏝✨首,指一岁的首日,古历法以立春到下一立春为一岁。后亦用来指一年之始。 2、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エ)~)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 努力是成功之母。——塞萬提斯 青岛育儿网为大家解答春节在古代的含义,古代春节叫什么及含义问题,这个问题还有很jvzquC41yy}/7;~wgt4dp8fum1wuy}4:6e;5;:55ge>68k9e65:73j9:8c>b9;h0jvsm
2.王晨阳丨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角度认识春节的文化意义以上表项中的文字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春节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二是春节以其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一)春节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春节作为岁首,其具体日期的确定来自中国的传统历法,而传统历法是中国人在对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进行长期科学观测的jvzq<84yyy4h|o||0qxh0ls1zuru1;5472:0v;5472:13h=953?37?3jvor
3.贴春联的寓意含义有哪些过年贴春联有什么美好寓意解析贴春联的寓意含义有哪些 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年关将至,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春联: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贴门上是对联的一种,应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jvzq<84yyy4np€3ep1zpw{4okpyv1;6446<20qyon
4.03春节名称的由来娱悦佳音高音质在线试听我们就来说一说春节名称的由来 事实上 现代意义上的春节这个概念出现的很晚 是民国初年才有的 具体的说 春节一词作为节日名称正式出现 开始使用 是在辛亥革命革命之后 在辛亥革命之前 其实春节这个词儿已经存在 只不过在过去 春节的含义跟咱们现在是不一样的 jvzquC41yy}/m~lqw0ipo8rkzuuoi8hikgqy593jvor
5.春节拜年的含义春节拜年的含义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jvzquC41yy}/trqk0eun0ls1ej{olrj19:9367mvon
6.春节的文化内涵简短(通用4篇)春节的文化内涵简短 篇1 1.压岁钱:压岁钱的前身是汉代“压胜钱”、即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可佩戴赏玩的避邪品,一般正面是吉祥语,背面是吉祥图案。唐宋以后,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渐渐形成。“压岁”谐音“压崇”,有趋吉避邪的含义。古人常常在除夕之夜用彩绳将钱穿起来放在床脚,等孩子醒来取拿,如今流行的是长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ej{olrj1398::@:7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