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夜,一场鹅毛大雪悄然而至。一觉醒来,院子里,屋顶上,全是白花花的,漫天的雪
记忆犹新几件事 我对林甸有特殊的情感,是因为我虽然生活过的地方多,但是相比较而言
回乡务农一年多 1975年7月,我结束了九年制的高中生活。那个时候,还没有考大学
去长青小学读书60年前的东风公社各大队的小队,人口不多,我们东风三队二十多户人家
年近70岁的我,从出生至今,除旅游涉足过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景点外,定居生活过
《沉默的荣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剧,它以真实的笔触和精湛的演绎,展现了吴石将军
保定可爱的保定, 生我养我的地方。 保定我美丽家园, 你是抚育我成长。 你是革命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北京军区空军工程兵某部,在天津市军粮城地区创办了一个生产大米
今天,我们迎来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
在过春节期间,人们常说一些带数字的俗语,如“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不出门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等,这些俗语有的有吉祥的寓意,有的有告诫的意味,下面就来聊聊这些含有数字的俗语蕴含的具体含义。
一、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表达的是对幸福的理解和期待,表述了“五福”的内容和含义。其中:第一福是“寿”,即长寿,是说长命百岁且福寿绵长;第二福是“富”,即富贵,是说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第三福是“康宁”,是说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第四福是“好德”,是说生性仁善且宽厚宁静;第五福是“考终命”,即善终,是说人能平和有尊严地无疾而终。这是最早且流传最广的“五福说”。东汉以后,人们为了避讳死亡,就将第五福中的“善终”改为了“多子”,即“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我们今天也有人提出新的五福说,即“福、禄、寿、喜、财”。几种说法对比,可以发现,新旧“五福说”的前三项基本没有改变,只有后两项发生了改变。其实,五福用五个成语就能概括: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
二、六六大顺
一是说“六六大顺”来自《易经》。易经有六爻之说,其中六为阴爻,九为阳爻,六个六代表坤卦。坤卦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坤卦有大吉大利之意,虽然有坎坷,但最后通过努力都可以圆满。另一种说法是坤卦是大不顺的卦象,但人们反其道而行,就说“六六大顺”来表达心中美好的期望。
二是说“六六大顺”源自中国传统习俗。我国北方历来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农历六月六日前后,小麦正好收割完毕,正是农闲阶段,人们就可以趁机放松身心,走家探亲。六月六日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天气好的话,人们还会把衣服拿出来晒,意为“大红大绿”。六月六日就被赋予了生活富足之意,六六大顺因此而来。
三是说“六六大顺”源自《左传》。《左传》中有“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之说,意思就是国君待臣下仁义,臣下对国君忠诚,父亲对子女慈祥,子女对双亲孝顺,兄长待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尊敬,做到这些就是“六顺”。这“六顺”其实放到今天仍旧很适用,即与家人和睦相处,与社会中的人相处融洽,不论是对上级、下属,还是同事、朋友都要讲礼仪,待人有道,生活自然会顺遂无忧。
上述三种说法,不论支持哪种说法,都要知道的是生活需要用心经营,家庭需要用心维系,自己做到与人为善,宽容待人,生活自然就能六六大顺。
三、七不出门八不归
“七不出门八不归”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正月初七不适宜出门,正月初八出门在外的人,不能在这一天回家。关于这个说法有两种解释,“七不出”的第一种解释:因为初七的七字和气谐音,在过去由于人们出行的时间比较久,因此人们对出行特别的重视,人们觉得,如果在初七出行,是带着气出行,是很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在正月初七时不能出门。第二种解释:“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和“七不出”一样,“八不归”同样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正月初八的八字暗指“爬”,我们常说在外面混的不好的人,才会灰溜溜的爬回家,因此人们便觉得在正月初八回家的话,有在外面过的不如意的意思,所以人们在回家时,会特意避开这个日子。
第二种解释:“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八德应该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子孙的骨髓里,谨记于心,严格遵守,并以此激励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四、上九办事一大堆
上九指的是正月初九,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又叫做天公生,是我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正月初九适宜办事,如果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好,那么留到正月初九这一天办的话,肯定会办好。人们觉得正月初九容易把事办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古人认为,九在数字里面表示着最大、最多的意思,正月初九是新年年初的第一个含有九的日子,是吉利的象征,所以人们认为,将不好办的事情放到正月初九办的话,肯定会办好。二是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供品来为玉皇大帝过寿,玉皇大帝也会因此心情十分好,人们便觉得趁着玉皇大帝心情好时办事情,肯定会受到玉皇大帝的庇护,因此在这一天办事的话,肯定会顺利办好。
综上所述,可知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而具体的含义,虽然其中有些封建迷信色彩,但我们仍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吸收有益的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在借鉴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