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这些习俗你记得多少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习俗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赏菊花】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

九日所酿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菊花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舒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糙花糕”以粘些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

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

茱萸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谚语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风吹满天哮。

重阳传说

九九重阳节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那么,重阳节有哪些传说呢?

【传说一:求寿说】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

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传说二:辟邪说】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把茱萸插到高处,洒上菊花酒,慢慢的,这个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

编辑:艾登剑

审核:布尔剑

总监:何丽:,。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THE END
0.重阳节是什么节日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娱乐频道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jvzquC41gpz/eqnpc0ipo8rqxkk0pn|u|j5239574:70497632721=<574;:27mvon
1.九月九日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九月九日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孝敬老人的日子。本文中,小编整理了重阳节的风俗,有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重阳节风俗 1、登高远眺 登高之所以受人重视,特别受老人重视,是因为人们认为登高意寓“登顶长寿“。除此之外,人们还相信登山能使人健康长寿。重阳节登高在jvzq<84yyy4dj~xcp0ipo8jqpmlcx43367957mvon
2.重阳节风俗有哪些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重阳节又叫“踏秋”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那么,重阳节风俗有哪些呢?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jvzquC41yy}/vrfpsk4dqv4vqwzjcx4tgcj09>7580nuou
3.【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习俗|重阳节风俗有哪些重阳节的时候不仅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而且此时秋高气爽,最是适合登高远望。 自古代起,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传统,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篇也很多,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其中一篇名作。 3.插茱萸 茱萸味浓,有驱虫的作用,古人认为在重阳节的时候插茱萸能够祛除疾病、庇护身体。jvzq<84yyy4zswjyu0tfv8hou1yiq€268:980qyon
4.重阳节有哪些节日习俗(重阳节习俗大全)重阳节有哪些节日习俗(重阳节习俗大全)2024-10-11 09:10 来源:99健康网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日期定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伴随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从古至今,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但始终保持着敬老爱老、祈福求吉的核心精神。jvzquC41okv/;B3eqo4dp8f1:9?22:4
5.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重阳节有哪些风俗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那么重阳节有些什么习俗呢?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jvzquC41yy}/vrfpsk4dqv4vqwzjcx4tgcj0;?6340nuou
6.重阳节的习俗介绍有哪些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的习俗介绍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2022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jvzquC41o0~vgnnc0ipo8okgto{jrxjk1€iqwl{cpmkkn4e37>69<80jvsm
7.关于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重阳节,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jvzquC41o0~vgnnc0ipo8okgto{jrxjk1€iqwl{cpmkkn4e37?45>>0jvsm
8.重阳节的6大习俗重阳节,又称“踏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你知道重阳节的6大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重阳节的6大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6大习俗 1、重阳习俗之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iqwl{cpmkkn4666868:3jvor
9.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939>750nuou
10.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重阳节那天,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正式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jvzq<84o0tomk:70eqs0lrjtka77:;71
11.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简单介绍)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989>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