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节日习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登高“辞青”。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重阳糕
佩茱萸: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茱萸
赏菊: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菊花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放纸鹞
诗词里的重阳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如何做个讨喜的小孩
1、在今日送上祝福
2、一份贴心的礼物
远在外地的我们无法亲近地陪伴,那就选一份礼物来传达思念,表达感情。
3、多点关心
平时时刻将他们放在心上,常常联系、问候。在街上遇到老人需要帮助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
4、一个拥抱
拥抱是传递感情的一个绝佳方法,没有和老人的关系是一个拥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抱几个。
运营 | 珞新传媒 李欣然
审核 | 珞新传媒 徐薇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