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叫什么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还是敬老节

导语:重阳节在古代是尊敬长辈的节日,而到了现代,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又在其本来含义的基础上,设立了新的节日含义。那么,你知道重阳节又叫什么节吗?有人说是老人节,有人说是敬老节,那么,到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还是敬老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别称

重阳节又叫祭祖节、登高节、敬老节、老人节/老年节、重九节、踏秋节、菊花节、茱萸节等。其中,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为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设立老年节,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

具体别称介绍: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老人节

老人节/老年节

重九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踏秋节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依据传统,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很多传统在变化,但是重阳登高依然盛行。

女儿节

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重阳节

菊花节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茱萸节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THE END
0.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3佩茱萸: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古代已经普遍盛行,茱萸香味浓,有驱虫、袪湿、逐风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 4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代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jvzquC41yy}/onnrkct/ew45w99gnvq
1.九九重阳节,菊花香飘溢!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及祝福句子知道多少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一)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jvzquC41yy}/fr~khctxgw3eqo5{wx|gp1pwvjk{wpvu~hck194:<86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