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重阳节的由来

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THE END
0.重阳节的来历及风俗优秀21篇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2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一: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jvzquC41yy}/djnjwc}fp7hp1hgoyns1fcwvcw4924<3:7mvon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是夹杂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jvzq<84yyy4vpsx0eqs0|rqkcqqv1:6572
2.关于重阳节的传说与故事(精选18篇)关于重阳节的传说与故事 篇14 重阳节的名称得来是因为,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则是双九,也就是重阳日。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传说。 传说在公元前三世纪,那时有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名字叫费长房。他不仅能 呼风唤雨,还能遣神捉鬼。有一个叫桓景的青年知道后,很崇拜他,要拜他为师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iqwl{cpmkkn4954;9:@3jvor
3.上游•文荟丨你所不知的重阳·传说故事丨重阳节来源于一个“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这是对于重阳节最开始的解释。 而在南北朝时期的《续齐谐记》中,重阳节来源于一个斩妖除魔的侠义之举。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便会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jvzquC41yy}/ezhd0eun1‚zgfw5zg‚z14282/:5/34557:9;454ivvq
4.重阳节的神话传说最早的时候有个关于重阳节的故事,河南鲁南地区有个人叫桓景,他的师父告诉他九月九这一天他的家里会有灾祸要赶快回去。回去后做三件事,一是登高、二是佩戴茱萸、三是喝菊花酒,这样就可以避祸,于是桓景带着家人就跑到了山上。晚上回到家后,发现家里的牲畜都暴死了,然后大家就相信重阳节那天要登高、佩戴茱萸和喝菊jvzq<84yyy4xgwrkpi4dp8|oflx`4B>1e{p0e|44249228y424922;5a88>77;;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