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由此也可看出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我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因为必须要依靠前人总结的教训、祖先遗留的智慧来耕织种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种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古人对于先祖的无限敬重、对于祭祀的高度重视,都由此文明根源而来。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么,重阳节能被列入“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就可见这个节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一)

重阳节的第一个节日主题,就是“祭祖节”,这是一个游子风尘归来、全族祭奠先人的节日,从而我们才看到有关重阳节最著名的那首唐诗,诗行里传达的是这样一种情感基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初九,宗族亲人都在故乡从事着重阳节的风俗活动,唯有王维一人独在异乡、独自寂寥,他才分外怀念故土乡亲,怀念手足兄弟。

(二)

在王维的这首诗中,同时还提及重阳节的第二个节日主题,就是“登高节”。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举家登高望远。望远,当然是为了观赏美景,观赏漫长寒冬到来之前的最后绚丽秋景;而登高,传说是为了避灾,因为有民间故事讲到,古时曾有一家人在九月初九佩戴茱萸登山,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远走的家人无恙,虽然这是个传说故事,但是长久流传形成风俗习惯,上至帝后、下至民间,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

与王维那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意思完全一致的,还有卢照邻的一首: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九重阳登山远眺,望穿秋水归乡不得,只好独在他乡饮一杯菊花酒,天空秋雁悲鸣,似在啼唱两地不能同聚的伤怀。

诗中向往的登山场景、悲叹的遗憾感受,与王维诗是一模一样的,然而此诗更为雅致的对仗诗句“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却不如更为口语化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传唱更广。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风俗,要举家出游、倾室而出,就如同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也是要全家出游,外出踏春。

如果说,三月初三的春游,是在蛰伏了漫长一冬之后,于天清地朗的暮春之日,舒活筋骨,迎春“踏青”;那么,九月初九的秋游,就是在进入一季冬藏之前,于秋高气爽的暮秋之时,健身祛病,登山“辞青”。

(三)

重阳节的第三个主题是“敬老节”。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愿祷告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

形容人到晚年,最常见的就是李商隐的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及其另外一句经典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还有刘禹锡诗里的老当益壮的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夕阳散发余热,人间看重晚晴,桑榆晚景幸福,这都是非常美好而温暖的景象。

尊亲孝亲,是中国家庭里永恒的话题;敬老爱老,则是社会中体现文明的标尺。

(四)

重阳节,落木萧萧下,群芳纷纷谢,此时只有菊花,盛放傲人骄姿,独揽天地秋意。所以,当中国文化中提起重阳的时候,就必与菊花紧密相连。

比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友人把盏对菊、共话重阳;而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冷孤节,一人挨过,她也要把酒菊花丛,愁饮菊花香。所以,在独属于菊瓣的重阳深秋,菊花与重阳活动形影不离,重阳与菊香飘摇融为一体。

重阳,是一个赏菊的节日;菊花,是属于重阳的主角。因此,重阳节的第四个节日主题,就是“菊花节”。

中国人喜爱一种植物,绝不仅仅是贪图它的芳姿本身,而是看重植物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爱那一层贴给了某种植物专属的文化标签。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居所周边种满菊花,黄昏时分香舞金秋。他说,不是我毫无理由地偏爱菊花这一种,而是因为它是大自然的最后一丛收官之作,菊花是最后一捧盛开的芬芳。

菊花,不争于百花之前、礼让于春夏之后,正如一位“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人们重阳赏菊,是赏那一份高洁淡雅的君子风范。

其实人们爱菊,皆从陶渊明爱菊而来。在陶渊明的意象传递中,菊花是一种隐逸出世的人格形象,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理想代表。所以他的《饮酒》诗里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菊花,是他远离功名利禄的远山、是他陶冶天然真性的田园。

重阳节,这个仿佛黄昏色调、染尽秋意菊香的节日,是祭祖节、是登高节、是敬老节、是菊花节。

在祭祖心理和敬老意识中,有“人间重晚晴”的生命情怀,在登高望远和菊韵秋香里,“有暗香盈袖”的生活诗意,而在“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重阳节,更可以有一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志豪情与天高地阔。

THE END
0.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说起重阳节大家可能会想到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古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么这个传统节日大家了解多少呢?或者说关于重阳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重阳节介绍 重阳节的日期大家应该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这个节日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纪念先人并且祭祀的节日。重阳节除了被称为双九节之外jvzquC41yy}/onnrkct/ew46zh8kdr6
1.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重阳节,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重阳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jvzq<84yyy4dj~xcp0ipo8jqpmlcx4395?:57mvon
2.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通用19篇)每年坚持组织离退休教职工春、秋季参观考察、举办离退休教职工运动会、离退休教职工元旦游园、重阳节系列活动,经常举办离退休教职工大型文艺演出、诗书画、集邮、摄影展览。根据离退休教职工的兴趣爱好,成立了桥牌、台球、门球、钓鱼、器乐、歌咏、老年时装等20个离退休教职工兴趣活动小组,各种兴趣小组坚持常年开展活动,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92@4379>42>3jvor
3.中国传统艺术论文汇总十篇传统文化元素,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筛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如国画、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瓷器、笔墨纸砚、中国结、凤凰、京剧脸谱、太极拳、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中国美食(水饺、馄饨、寿桃等)等。这些东西作为中国文化元素被传承下来,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标志。设计师在设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86:27mvon
4.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娱乐频道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在于重视孝道、懂得感恩。用敬祖、尊老、敬老行为体现孝道思亲和慎终追远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易经》中将数字九称为阳数,自古就有九九归一,一元肇始的说法,可见古人极其重视九月初九,认为这一天是万象更新的开始。农历的每年九月初九,两个九正对应两个阳,两个九重叠两个阳,所以这一天被称为jvzquC41gpz/eqnpc0ipo8rqxkk0pn|u|j5239574:70497532841=:86;7157mvon
5.重阳节怎么过?登高酿酒踏秋敬老……“重阳节的过法有很多种,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社区的歌舞、儿女带老人出去旅游……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不同形式,看到的是一种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民俗专家认为,赋予了浓郁文化色彩的重阳节,更具有现实意义。jvzq<84ep0iikwffckrz0lto0et04969/3604?4eqpzfp}d55984;A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