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别忘了吃6食饮1酒,寓意步步高升,寿高九九
10月23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是一个充满着祝福和温馨的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在这一天,别忘了老传统吃6食喝1酒,感恩敬老,寓意步步高升,寿高九九。
吃6食:
1、重阳糕
重阳糕也称花糕,是重阳节的传统节令食品,广泛流传于江浙沪地区。其实,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重阳节吃重阳糕是流传已久的习俗,寓意“步步高升”。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若是重阳当天没有时间登高的话,吃上一些重阳糕也能沾沾喜气,图一个好彩头。
“糕”字与“高”同音,用吃糕来代替登高,象征人往高处走,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此外,重阳糕还有迎福接吉,消灾辟邪的寓意。重阳糕形式多样,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2、栗子糕
老北京人过重阳节有吃栗子糕的习俗,在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为重阳节而设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制作而成,此时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重阳节吃栗子糕不但好吃还有营养,同样有步步高升之意。
3、糍粑
我国西南地区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一种用蒸熟的糯米在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诞生的美食,口感软糯,香气浓郁,而且糍粑一般都是做成圆形的甜品,着团圆和幸福,喻示着生活甜蜜,也有着祝福老人生活幸福美满的寓意。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吃糍粑还有消灾辟邪的寓意。
4、螃蟹
螃蟹也是重阳节必吃的传统食物之一,秋风起,蟹脚痒,陈酒醇,桂花香。秋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古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表明了螃蟹是重阳节必吃的食物,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清热解毒、养筋活血、增强体质等功效。
5、羊肉面
北方人重阳节有吃羊肉面的习俗,因为“阳”字与羊肉的”羊“字同音,有重阳之意,而且面一定要吃白面,“白”字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横,有一百减一为“九九”的长寿寓意。而且羊肉营养丰富,可以御寒,也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滋补佳品。温补暖身,寓意平安顺利,寿高九九!
6、石榴
重阳节这一天,石榴成为很多地方的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那红彤彤的石榴籽,像繁星点点,寓意着“多子多福”。在秋天这个充满感恩和期待的季节里,品尝石榴的同时,人们也寄托了对幸福美满的向往。
饮1酒
菊花酒
饮菊花酒,是古代重阳节的民间习俗,被人们视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故而衍生出九九饮菊花酒之说法。菊花酒的酿制,古时在头一年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摘初开的菊花与青翠的枝叶,与酿酒的粮食混合,一并酿制,封存至来年九月九日。所以,饮菊花酒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寄托,一种对未来的企盼与祝福。
相传喝了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其实,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菊花本就是一味中草药,而菊花酒是以菊花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它不仅具有明目护眼、养肝滋阴、补气益血的功效,还具有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长命百岁的寓意。所以,重阳节记得送上菊花酒孝敬父母!
总之,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一个充满着祝福和温馨的节日,这些传统食物和酒品不仅让老年人品尝到了美味佳肴,更是带给他们无尽的祝福和温暖。你的家乡还有哪些习俗,欢迎留言,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转发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