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此外,还有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的名字咋来的?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程鹏说,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节日源头可追溯到何时?据程鹏介绍,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它是否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有说法称,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程鹏说,“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古人如何过重阳节?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重阳糕有啥讲究?重阳糕是此时的美食之一,它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程鹏说,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时候,人们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菊花酒有何寓意?除了各色糕点,菊花酒也颇受人们的欢迎。程鹏介绍,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为何要佩戴茱萸?程鹏说,在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插茱萸的习俗相对来说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据说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等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传统节日可以如何传承?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登高、放纸鸢等活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程鹏说,现在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了敬老的内涵。节日的传承既要遵循古代礼俗的文化内核,又要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契合。他认为,摆敬老宴、饮宴祈寿,或者适当带老人登高,赏菊、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都是传承重阳习俗的重要形式。编辑:邵慧珠

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此外,还有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的名字咋来的?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程鹏说,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节日源头可追溯到何时?据程鹏介绍,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它是否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有说法称,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程鹏说,“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古人如何过重阳节?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重阳糕有啥讲究?重阳糕是此时的美食之一,它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程鹏说,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时候,人们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菊花酒有何寓意?除了各色糕点,菊花酒也颇受人们的欢迎。程鹏介绍,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为何要佩戴茱萸?程鹏说,在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插茱萸的习俗相对来说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据说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等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传统节日可以如何传承?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登高、放纸鸢等活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程鹏说,现在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了敬老的内涵。节日的传承既要遵循古代礼俗的文化内核,又要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契合。他认为,摆敬老宴、饮宴祈寿,或者适当带老人登高,赏菊、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都是传承重阳习俗的重要形式。编辑:邵慧珠

THE END
0.重阳节为什么成为敬老节首先,重阳节在古代本来就有祈求健康长寿的用意。重阳节最初起源于对“大火星”消失的恐惧,祈求“大火”再生,让人们重新获得“天时”;后来人们将秋尝、秋社等习俗复合到重阳节节俗之中,使原来的登高避灾演变为登高祈福,其中,祈寿习俗尤为突出。晋人葛洪说重阳节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隋人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62686:13;72=878a?:;@<278
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重阳节到了,重阳节有一个习俗就是登高,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有什么寓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其二是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登高“辞青”。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8jqpmzcwllkg552;=9994ivvq
2.重阳节为什么要放纸鸢?这些地方可以让你的重阳节过出仪式感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放纸鸢等活动。 重阳节为什么要放纸鸢 据《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厦门志》中也有记载“重阳,登高放风筝”一说。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jvzquC41uvgukl3|jq{ecxxj0eun1AHC6GHD;L>:H5832:ID27?6D5G3<95:F:36H:9
3.登高赏菊插茱萸,重阳节的习俗竟有这些缘由……那么,人们为何登高祈福呢?这是因为从阴阳观念来看,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山巅峰顶正是极阳与重阳之处,于重阳节登高祈福以求吉祥,可以让自己的心愿直达天庭。 其二为“使志安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秋季是平和收纳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4397413<:9B;99284:@3ujvsm
4.重阳节的禁忌:登高原是避凶气不能说节日快乐文化重阳节禁忌:登高原是避凶气不能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登高,这里面其实有着与现今说法完全迥异的含义。古时传说这是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因为相传这一天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4;1i52@966/899>537;4ivvq
5.2022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民族习俗来庆祝重阳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29:9730nuou
6.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每逢重阳节,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登高望远、插茱萸。那么你知道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推荐↓↓↓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为什么要叫重阳节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8jqpmzcwllkg549@>85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