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我们正式进入了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
今年重阳节不一般,是因为去年重阳节在寒露节气之前,而今年的重阳节在寒露之后。我们知道,寒露是深秋的标志,寒露过后,阴气更加重了。所以,降温会更明显。
重阳节在寒露之后,那么秋天收敛的特点会更加明显,俗语讲,“重阳寒露后,年景无堪忧”,说明今年是一个相对丰收的年份。
但是,从我们历来传统来看,重阳节这天一直都是一个躲避的节日。你看,我们立春要躲春、立秋要躲秋、端午要躲午,重阳节也是类似的,要躲避。
那为什么重阳节要躲避呢?哪些人要躲避?躲避什么呢?重阳节又要怎么封藏好阳气呢?接下来,我会详细回答这4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重阳节要躲避?
第一,重阳节这一天,是双九,为阳之极。古人认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重阳节其实是一个大凶的日子,需要辟邪消灾。
第二,重阳节和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一起,并称“四大祭祖节日”。除夕我们要放鞭炮驱邪,清明节、中元节我们都要天黑之前早点回家。重阳节也是一样的,阴气相对重,要辟邪。所以,即便祭祖,我们也要选择白天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
第三,古人还有“阳九之厄”的说法。“阳九之厄”就是指的灾难最为高发的时候,这种频繁的灾难,肯定是阴气比较重的时候。
第四,在古人看来,凡是阴历的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等,基本上都是要出事的节。
所以,不论是二十四节气也好,还是一月一,五月五、九月九也好,都是非常注重养生的时候,修养好才能“度过劫难”。
第五,重阳节最开始还是人们送别大火星的节日。大火星属于东方青木,大火星的下落代表阳气的收藏;而这时候白虎星叁宿升起来了。
白虎七宿属金,金克木,重阳节白虎出,青龙隐,代表着萧杀之气取代了青龙的春生之气。而且叁宿代表着寒水之气。我们都知道,秋冬时节,寒湿之气肆虐,最容易导致人生病了。所以,重阳节的各种习俗,都是要躲开寒湿之气,以及白虎的肃杀之气。
问题2:重阳节哪些人要躲避?
身弱之人,还有今年犯太岁的人都要躲避。
身弱之人,基本都是“易疲劳体质”,因为实在卷不动了,非常爱生病,三天两头就感冒。
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能量偏低,每天都累得不行。
情绪上爱emo,可能这一年还特别不顺、水逆,处处碰壁。
而今年是癸卯年,本命太岁为渔阳的皮时大将军。他主管这一年的吉凶祸福。你今年的健康都是由他处理的。
今年的生肖为兔,所以属兔的朋友,今年就是“值太岁”,而所有和“卯”产生刑、冲、迫、害关系的生肖,比如,生肖鸡冲太岁,生肖鼠刑太岁,生肖龙害太岁,生肖马破太岁,都统称为“犯太岁”。
所以,今年犯太岁的生肖有兔、鸡、马、鼠、龙。
如果你的属相是兔、鸡、马、鼠、龙,或者是身弱之人,重阳节这一天尽量要躲避。
问题3:重阳节躲避什么呢?
其实刚刚,我已经提到过了,就是寒湿之气、肃杀之气等等聚集的能量偏低的地方。
具体来说,就是重阳节这一天要尽量避开这3个阴气重的地方。
1.医院
医院这个地方,是人出生和死亡的中转站。进入医院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痛苦,生离死别常常在这里上演。有人喊叫、有人呻吟叹息、也有很多哭泣。很多人都认为,这里是能量偏低、阴气偏重的地方。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例。有一个小孩子1岁多,先天体质比较弱。他妈妈来看望其他病人的时候带了孩子一起。晚上回去以后,孩子就无缘无故哭闹,晚上做噩梦,山根也发青了。这明显是孩子受到惊吓了。
建议重阳节这天,身弱之人和犯太岁的人尽量避开医院。不得不去的话,也尽量白天偏中午的时候,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去。
2.阴森的森林
阴森森的森林、深山野林,久无人涉足。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会常常去这些地方徒步。
但是这些地方各种瘴气、寒气、阴湿之气比较重,而且深秋时节寒露重,徒步回来,不仅大量出汗,还会惹得一身露水,可能沾染晦气。所以,也不建议身弱和犯太岁的人去。
3.山洞
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山洞内为阴,山洞外为阳。只要进入山洞,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黑暗、阴森森的,让人会产生未知的恐惧感。它也是阴气重的地方。身弱和犯太岁的人,重阳节这天尽量不去。
另外,重阳节这一天,也要少吃辛辣的食物,辛辣的食物伤阴精。少吃伤阳的食物,比如生冷寒冷、肥甘厚腻的食物,冷饮、海鲜,少吃瓜类食物等等。
问题4:重阳节如何封藏好阳气?
重阳节后我们可以适当温补阳气。这时候补阳气,阳气就会随着秋收冬藏的趋势,把能量存储下来,变成自己的能量。
1.可以登高
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山上正好是阳气旺盛的地方。这里说的山不是深山老林这种阴气重的地方,而是阳光普照之地。
即便是小山丘,这一天也可以登的,山上木气旺盛,可以疏肝养肺。肝气得舒,秋天肺得养,那么身体更加通透,也更利于阳气的收藏。但注意,登山要量力而行。
2.采茱萸插头簪
《风土记》曰:“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簪,避恶气而御初寒。”
《本草纲目》言:“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农历九月正是茱萸气味最浓的时候。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温中散寒、祛邪气,消阳九之厄。
你可以把茱萸插在头发里帽子上;或者吴茱萸磨成粉做成香囊佩戴;如果你最近睡眠不好,晚上还可以用吴茱萸粉+醋泡脚。
3.品菊花饮
《月令七十二候解》说:「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就是说,天地间的大部分草木都是感受阳气而开,唯独只有菊花是禀受天地的阴气而绽放。
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我们知道阴阳是互根的,阴养好了,阳也就自然好了。
这里推荐一个菊花山楂茶。
胎菊+山楂,养肝护肝,消食健脾,还能降血糖。如果我们的脾胃和肝都好了,那么也就更利于消化吸收食物,把阳气封藏住了。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的重阳节是好不热闹。我们现在的重阳节早已经没有原来的味道、冷清多了。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传承古人重阳节的精神,祛除寒湿之邪,封藏好阳气。切记,兔、鸡、马、鼠、龙,或者是身弱之人,重阳节这一天尽量要避开阴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