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的很多习俗如登高、赏秋等都是源自重阳节。那重阳节谁的节日呢?重阳节有什么来历呢?下面为您介绍。
据民间传说,重阳节是纪念桓景的。桓景是东汉时汝南县人,父母患瘟疫都去世了后来他孤身一人上山拜师学艺。学了一身功夫下山,让村里得瘟疫的人全部上山一人给一杯菊花酒,后来瘟疫除掉了,桓景赶走瘟疫的故事一直被流传至今,也被人纪念。
其实重阳节日也代表着一种信念,当时的人民没有发达的医疗技术,是桓景的出现带给了人民希望,让人有了一种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古时候重阳节是非常受重视的民间活动,到这天会举行盛大的活动,因此而衍生出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重要习俗有哪些。
1、登高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金桂飘香,菊花满园,赏花饮酒,谈笑风生,也是一道美景。许多人们会聚在一起,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庆祝着丰收的喜悦。菊花又名长寿花,各地人也会举办一些菊花展,所以重阳节,有人也称之为“菊花节”。除此之外,我国古人还有在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可祛灾祈福,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都盛行在九月九饮菊花酒。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至今,仍然有部分地区的人保持着重阳节去山上祭祖的习俗,称为“秋祭”,比如在南方的客家族地区就保留了这样的习俗。
重阳节的节期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比较受到民间重视的日子,重阳节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那重阳节有什么现代意义呢?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
1、祈福
如今人们过重阳节的目的就是为了祈福平安、祈福吉祥、祈福好运、祈福健康,所以即便如今重阳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民间依旧会庆祝重阳节,并保留了登高祈福、吃重阳糕、喝菊花酒、飨宴祈寿、晒秋、佩戴茱萸等等习俗,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达到祈福的目的。
2、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重阳节最开始出现的目的就是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所以每当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古人们都会祭祀天神、祭祀祖先。直到今天祭祀鬼神的事情已不常见了,只有在个别地区会祭祀鬼神,但重阳节最初的节日目的依旧被人们铭记着。
3、敬孝
农历九月,不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适逢收获时节,被大家普遍视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获之际当思回馈、感恩,九月重阳提倡敬老,这样的“应景”可谓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显出知恩图报的朴素品德。“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一感叹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尽孝当趁早,真正将敬老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时的尽力而为和一贯表现,而不能止于某个节日或者偶尔想到时才行动,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网友问:重阳节祭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
1、必备供品 香烛、纸钱、水果、点心、素酒。
2、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3、最好身上带一些红色 去坟地之前,最好在衣着方面有所准备,身上穿一件红内衣、红袜子,或者是红帽子等。 坟地的阴气重,特别是在十月一这样的日子,阴气更重。遵照红色辟邪的讲究,身上带红有助于自身平安。
4、身弱者佩戴护身符 命理比较弱的人,最好不要单独一人去坟地,最好请身旺的人士陪同。特别是需要合葬、迁坟的话,最好预先有一些防护措施。 有条件的,可以请其他人代为在墓穴中捡拾先人骨殖等,减少自己在墓穴中的时间。而佩戴请专业人士画就的护身符,可以增强自身阳气,保护自己不受坟地阴气所侵。
网友问:重阳节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时候的重阳节和现在的重阳节是一个日期吗?
心纪奠答:
重阳节公历的日期每年都不太一样,但是农历每年都是一样的九月初九。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节
祭拜祈福
135628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使用人数: 200W+ 建馆量:12W+ 祭拜次数:785W+ 好评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