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九重阳节的来历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九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双九相重,所以称“重九”。《易经》以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在两晋和南北朝时称为“素节”,即在九月九日禁荤食素,意为九九重阳,牛、羊、鸡、鸭家禽畜代人受祸,人不忍于九月九日食之。九月九日食素习俗,在上蔡仍沿袭至今。上蔡县东境诸乡每逢九月九日三餐不动荤腥之物。

自唐中宗诏令中和、上已、重九三天为三令节始,重阳节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呈现四大特点,即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枝、佩茱萸绛囊和尊老敬老,而登高是重阳节的中心主题。

重阳节历史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重阳节节日起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现代重阳节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农耕文化产物的重阳节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它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面临着诸多危机。今天,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虽然仍旧存在,但其核心的习俗已经很少能见到。今天的人们很少为驱邪祈寿去“插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或者说自己酿酒;即使大家很喜欢的登高活动,也已经不再是重阳节的专有名号。因此重阳节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被弱化和边缘化是必然的。

THE END
0.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jvzquC41yy}/onnrkct/ew479kp7m97
1.重阳节的来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jvzquC41yy}/zrfpep4dqv4z|v5dqwygpv532;6/325258hqpvkovh;59965;7mvo
2.重阳节的由来动画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重阳节的由来动画”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重阳节的由来动画”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jvzq<84enkkov7xq0rvt0}{1uq5ra.J;':=&:M*G;'?9'K8'G:+9C.=4'G=&;J*:6'K8'B9'D3+F8.>F'C;&G>*:C'G9'N<';6+CDhhviaeua9drcik`:hua3awda9dtfaetk}jaaoe2aknvtczfa
3.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七夕、中元、中秋三节之后,是人秋后的第四个节日,也是秋冬交替时的辞青、迎寒老节,还是一年最后一个数字重叠式节日。其九字重重,含义是极高极大,代表长久、长寿。1989年,我国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老人节。这样就突出了重阳节尊老敬老jvzquC41okttw7mvvrio0lto1ktgq8mvon532:95335QYJ_ESMUSP]G0ujznn
4.重阳节的来历简介重阳节的内容【接亲网】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重阳节的内容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的节日,很多热闹在重阳节这天都会登高。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听说过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个古诗词吧。这句话讲的就是重阳节。大家要了解一下重阳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重阳节在我国还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都会过这个节日。所以我们要对这个节日有一些的了解,毕竟是我们国家的jvzquC41yy}/lrjskp}bpp3eqo5ccrpg17619<
5.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时一位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ctaoe?=99;7:
6.重阳节的来历简介50字左右重阳节的来历简介50字左右 黄花染双鬓,重阳寄深情。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喜迎新时代,欢乐度重阳。九九重阳欢欢乐乐互贺添福寿,年年相逢健健康康共赏夕阳红。 重阳节来历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jvzq<84yyy4dj~xcp0ipo8jqpmlcx43969277mvon
7.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的形成已经不易考察明确,但民间流传着众多关于重阳节起源的说法,目前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丰收祭天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jvzquC41yy}/onnrkct/ew479hwlj=~
8.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这个节日的名称来源于《易经》,其中“九”被视为阳数,而“九九”两阳数相重,故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寓意长久、高寿。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美食,寓意步步高升和寿高九九。 jvzquC41yy}/onnrkct/ew479j;o{w
9.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重阳节的来历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jvzquC41hcthlrf0{lhzu7hqo1pjg{n167:14=3jvor
10.重阳节来历及习俗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重阳节来历及习俗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始于西汉,已有2200多年历史,源自天象崇拜,从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汉朝时重阳节习俗从宫中流传到民间;三国时,开始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jvzquC41yy}/vqjrcrks0ls1pg}tFnycknegq{|ctfe36B>6;47
11.重阳节有什么传说(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传说)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有什么传说,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传说”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jvzq<84o0tomk:70eqs0pn|u/6724;6;1
12.节日篇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腊八节吃什么 01:10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01:17 “小雪三不做” 顺遂节气有福运 04:41 小雪节气科普 01:11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00:55 小雪节气的天气特点 02:55 小雪节气的民俗特点 00:57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01:09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00:54 九月九日是什么节 00:58 古代重阳节有哪三个风jvzquC41yy}/opyx0eun1k4548=2586;;4<229
13.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基础知识普及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依然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温馨的节日氛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 源于古代祭祀仪式:在古代,人们有在秋季举行祭祀活动的传统。九月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人们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会在这个时候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jvzquC41okv/;B3eqo4dp8f137?53A51
14.为什么叫重阳节九月也预示着冬天的来临。天气渐冷,人们需要准备衣服保暖,孝顺的子孙由此思及祖先,便将这天作为给先祖们烧冬衣的时间。因此,重阳节也成为了祭奠死去的家人的节日。 二、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源于《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第二种说法是先秦之前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第jvzquC41yy}/fj2swct/pny1yc58vqf{jcn/j}rn
15.九九重阳节习俗和由来简介一览最新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寓意,西汉时就已在此时设宴求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阳节习俗和由来简介一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九九重阳节习俗 虽然世人对重阳节已经有了新的解释,但是庆祝重阳节的一些传统活动仍然被世人所接受,并流传下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jvzquC41o0~vgnnc0ipo8okgto{jrxjk1€iqwl{cpmkkn4e37:8:>70jvsm
16.[视频]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与习俗新闻频道来源: 央视网 2012年10月23日 15:40 内容简介 九九重阳节 主要内容 编辑:谢佳欣 编辑:刘一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剧 CCTV-9纪录 jvzquC41pg}t0lhvx0ipo8hjkpg0496432841:5866
17.重阳节的传说及来历有哪些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重阳节的传说及来历,供大家阅读参考。 重阳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23B9750nuou